詞條
詞條說明
由靛或靛藍經氧化而制得。靛紅較早是由法國化學家奧古斯特·羅朗分離出來。1878年,阿道夫·馮·拜爾完成靛紅的全合成。1880年,拜爾發展了從鄰肉桂酸合成靛紅的方法。1883年,從鄰甲醛合成靛紅的方法被拜爾申請專利。自此,以靛紅為原料合成靛藍的方法逐漸取代從植物中提取的方法,成為靛藍的主要來源。1 先由肟縮合制得肟基乙酰,再經環合,水解制得靛紅。2.將碳酸、、乙
2,3-二氯-1-是一種化學物質,分子式是C3H4Cl2。無色或淡黃色液體,有似刺激性氣味。易溶于醇,溶于醚、和,不溶于水。可用在水或溶液中回流,并使用NaOH消除氯化制備。主要用作植物生長調節劑矮健素原料。溶劑、合成試劑、土壤殺蟲熏蒸劑。物性數據1. 性狀:無色或淡黃色液體,有似刺激性氣味。2. 密度(g/mL,20/4℃):1.21503. 相對密度
用途與合成方法化學性質無色液體,b.p.94℃,n20D1.4611,相對密度1.204,f.p.50℉(10℃),不溶于水,溶于四氯化碳、等**溶劑。用途2,3-是除草劑的中間體。用途用作植物生長調節劑矮狀素的中間體用途用作植物生長調節劑矮健素原料。生產方法由三氯與反應而得。生產方法其制備方法是將36%水溶液加入到反應釜中,攪拌、加熱,使部分水蒸出直至堿液達到70%
2-氨基噻唑,黃色片狀固體。微溶于冷水、和乙醚,蒸餾時易分解。分子中的氨基可與酰氯、酸酐、磺酰氯等進行酰化反應,其衍生物N-乙酰基化合物熔點208℃。可進行重氮化反應,生成的重氮鹽可轉換成Cl-、Br-、CN-、NO2-等基團的化合物。與酸反應,在5位引進磺酸基。用α-氯與反應制取。是合成2-取代噻唑的重要中間體。類別爆炸物品毒性分級 高毒急性毒性 口服-大鼠 LD50: 480 毫
公司名: 張家港保稅區凱利特化工有限公司
聯系人: 湯國昌
電 話: 0512-58813106
手 機: 15862625988
微 信: 15862625988
地 址: 江蘇蘇州張家港市張家港市經濟開發區國泰北路1號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