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日常管理控制池水顏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術之一。豆綠、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個綜合性指標,它反映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隱藻、硅藻及其他藻類(主要是鞭毛藻類)為優勢種群,如這些藻類形成“水華”,表明各種營養鹽類充足,代謝的中間產物分解快,溶氧狀況良好。水色的控制主要靠適時適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餌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類,另補充投放配合餌料、油餅類、谷類和糠麩或田螺、貝類等。可根據魚的計劃產量和餌料系
1)干法 秋后放干稻田內的水,使泥鰍會集到深坑后再網捕。(2) 食餌誘捕 挑選晴天用炒米糠或蠶蛹放在深水坑處誘集泥鰍后再捕捉。誘捕前應在黃昏把稻田里的水漸漸放干,再將釣餌裝入麻袋或魚籠內沉入深坑。此法在 4 月下旬到 5月下旬的正午作用好,在8 月夜間的作用也較抱負。(3)茶餅聚捕法 選用寄存2年內的茶餅燃燒幾分鐘,當茶餅微燃時取出,趁熱搗成粉末,加適當清水制成團狀,泡5 小時左右。將稻田的水調整
? ?水石斑魚(Cichlasoma?managuense)為原產于中美洲尼加拉瓜。1988年引入臺灣,是臺灣南部地區普遍的淡水養殖品種,1996年廣東、江西養殖單位從臺灣引入。1999年又引入濟南市淡水養殖科學研究所。淡水石斑魚其生長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強,而且外形美觀、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既可以做為商品魚,又可以作為觀賞魚種,是一種很值得推廣的品種。一直以來來,
丁魚歲為廣溫性的底棲魚類,喜棲息于水草多的淤泥底質的靜水處,對水中含氧量變化適應能力強,能生活在鯉、鯽魚不能忍耐的水域里,在0℃~40℃水中均可存活,生長適溫20℃~28℃ pH值為7~10。耐低溶解氧,皮膚具有呼吸功能,耐寒能力較強,常夜間活動,冬季在北方能鉆入泥底越冬,可將身體埋于泥中呈休眠狀態。魚苗下塘應把握以下幾點:1、魚苗必須待魚鰾充氣,能平游,能攝取外界食物時方可下塘(一般情況為4-6
公司名: 廣州良種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聯系人: 李先生
電 話: 13602238985
手 機: 13711350765
微 信: 13711350765
地 址: 廣東廣州花都區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培正路烏石
郵 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