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
詞條說明
活性炭是將有機原料,如煤炭、木料、硬果殼、樹脂等為原料,在高溫下碳化、活化而成。活性炭孔隙率大,表面具有無數細小空隙,因此具有優良的吸附性和極大的吸附容量。但由于微孔直徑在2~50nm之間,同時具有強親水性,限制了大分子及疏水性染料在活性炭內部的擴散。因此活性炭吸附法對中低分子和水溶性染料吸附性較好,對于大分子和疏水性染料吸附性能較差。因此單獨使用活性炭法處理印染廢水的效果并不能滿足我們對水質的要
一、技術概述 采用金屬鐵或鋁及合金材料作為電極,通過對極板加電,使極板電解消耗析出Fe3+或Al3+進入水中,與水中溶解的OH-結合生成Fe(OH)3或Al(OH)3以及其他各類聚合物,所形成的聚合物作為一種高活性的吸附基團,有著極強的吸附性,吸附水中的膠體顆粒、懸浮物、高分子有機物等雜質共同沉降。通過電活性絮凝作用,可以有效降低水中的濁度、懸浮物膠體等。 二、技術優勢 (1)該技術集絮凝、微氣浮
吸附法是利用具有大比表面積的多孔性吸附劑,如粉煤灰、活性炭、硅藻土、樹脂、沸石等,憑借它們優良的吸附能力,將廢水中的難去除污染物尤其是有機污染物吸附到吸附劑表面,以達到焦化廢水凈化的目的。吳聲彪、史曉燕等以粉末活性炭和柱狀活性炭為研究對象,分別測試其對焦化廢水中COD與酚的去除效率,以及在不同處理條件下對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響,研究發現,在COD、酚類污染物去除方面,粉末活性炭表現出好的效果,而且在
含氮物質進入水環境的途徑主要包括自然過程和人類活動兩個方面。含氮物質進入水環境的自然來源和過程主要包括降水降塵、非市區徑流和生物固氮等。人工合成的化學肥料是水體中氮營養元素的主要來源,大量未被農作物利用的氮化合物絕大部分被農田排水和地表徑流帶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含氮污染物的任意排放給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氮在廢水中以有機態氮、氨態氮(NH4+-N)、硝態氮(NO3-
公司名: 蘇州無為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呂艷
電 話: 0512-66180081
手 機: 18015510208
微 信: 18015510208
地 址: 江蘇蘇州相城區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漕湖街道朝陽工業坊B6
郵 編:
公司名: 蘇州無為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聯系人: 呂艷
手 機: 18015510208
電 話: 0512-66180081
地 址: 江蘇蘇州相城區江蘇省蘇州市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漕湖街道朝陽工業坊B6
郵 編: